三家者以《雍》彻。子曰:“‘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’,奚取于三家之堂?”
——鲁国“三桓”孟孙氏、叔孙氏、季孙氏三家,举行家祭,在撤馔之时,也命乐工唱《雍》这篇诗。
孔子说:“《雍》诗中说:‘四方诸侯都来助祭,天子仪容,那样穆穆的静而美。’这在三家堂上唱来,是什么用意啊!”
本章孔子讲的是礼。
“三家者以《雍》彻”:“三家”,鲁国当政的三家:孟孙氏、叔孙氏、季孙氏,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,所以又被称为“三桓”;《雍》,《周颂》之中的篇名;“彻”,同“撤”,古代礼祭完毕之后,把祭祀时的祭品撤去,会让乐工唱诗歌。按周礼,天子在撤馔之时,会命人唱《雍》诗,以体现自己的身份。
然而,孟孙氏、叔孙氏、季孙氏三家,却在自己的家祭撤馔之时,也让人唱《雍》诗,其中的不臣之心昭然若揭。所以,这一章与上一章一样,都是孔子在批评三家的不守礼仪的行为。
“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”:“相”,助的意思,本章之中指的是助祭;“维”,语气助词,无实际意义;“辟公”,指的是诸侯;“天子”,此处指的是周天子;“穆穆”,庄严肃穆的样子。整句话,说的是天子礼祭时的场景。
这一句是孔子借《雍》诗中的一句,表面来看,是为了说明周天子在礼祭时的场景,表明四方诸侯都是天子的臣民,必须前去助祭。但内里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那些诸侯,以表达出自己对于他们不遵守礼数,而心中产生的愤愤之情。
“奚取于三家之堂”:“奚”,这里是副词,怎么、为什么的意思;“取”,获取,在此处指的是从“三桓”家庙之上可以发现《雍》诗的踪迹;“堂”,即庙堂。整句话的意思是:为什么可以从孟孙氏、叔孙氏、季孙氏三家举行家祭的庙堂之上,发现《雍》诗的踪迹呢?
这一句中,孔子用反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于“三桓”僭越周礼的愤慨之意。以此来表明,自己对于他们的行为是极不赞同的,也是坚决反对的。
“礼”在儒家思想中,是被极为推崇的一种思想,也是儒家思想的根本之一。孔子通过“礼”来教育弟子,辅助君王治理国家,形成了一系列相互印证、相互补充的理论。据《礼记》中的解释:“夫礼者,所以定亲疏,决嫌疑,别同异,明是非也。”可以看出,对于“礼”的作用,除了维护秩序、维护君王的统治外,还有修身养性、怡情审美的作用。
孔子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:“兴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。”从这一句话中,就可以理解到孔子对于礼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立身、立家、立国的高度。所以,在孔子的思想之中,“克己复礼”,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事情。对于“三桓”僭礼之事,孔子肯定不能容忍,于是便有了《八佾篇》开篇两章之言。